每经记者 陈星 每经编辑 梁枭
当地时间周一(3月13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官方声明称,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生产的降糖产品司美格鲁肽诺和泰(Ozempic)将面临较长时间的短缺,预计这种短缺将持续整个2023年。欧洲药管局补充称,虽然这一药品的供应仍将继续增加,但不确定何时才能到满足市场需求的地步。该机构还要求医生优先为糖尿病患者注射诺和泰,而不是将其作为减肥药物出售。
【资料图】
近期,华东医药(SZ000963,股价44.80元,市值785.79亿元)的降糖药物肥胖或超重适应症上市申请被暂停。还有普外科医生对记者表示,公立医疗机构已经全面收紧对司美格鲁肽的使用,力求缩小司美格鲁肽等降糖药物的灰色空间。
利拉鲁肽上市审评暂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受理号分别为CXSS2200065和CXSS2200064的华东医药利拉鲁肽注射液审评状态显示为“暂停”。利拉鲁肽注射液是华东医药布局的糖尿病领域产品,本次暂停的是肥胖或超重适应症上市申请。
去年7月,华东医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美华东)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受理通知书》,其申报的利拉鲁肽注射液用于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受理。
彼时,华东医药方面还在该公告中预计,除中美华东以外,国内共有3家企业正在进行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但国内尚无厂家提交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中美华东为国内首家提交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两个适应症(糖尿病适应症、肥胖或超重适应症)注册申请并有望成为首家获批的企业。
针对上市申请暂停一事,华东医药方面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利拉鲁肽注射液减肥适应症的审评因需要补充单项资料而暂停,为审评正常流程。此外,去年底的疫情对整体审评进度也有一定影响。公司预计此次暂停不会对该适应症的最终获批产生较大影响。
一位医药行业人士也通过微信对记者表示,暂停审评的可能因素较多,补充资料是常见原因之一,不一定是负面消息,或会对最终审评造成影响。
记者注意到,在糖尿病适应症方面,共有华东医药、通化东宝和翰宇药业提交利拉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另有圣诺生物、双鹭药业等企业处于糖尿病适应症的不同试验阶段。华东医药今年3月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处于CDE注册审评阶段,有望于今年一季度获批。
药物滥用黑洞依然存在
市场之所以如此关注华东医药“减肥针”的进展,与当下司美格鲁肽“爆红”有关。目前,司美格鲁肽的市场空间中,显然有一部分超出适应症的灰色需求存在。
《每日经济新闻》曾在去年12月发布关于司美格鲁肽滥用的报道。在某电商平台,记者多次凭借虚构姓名、身份证,以及无糖尿病症等情况,获得可以开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处方。这明显构成虚构处方和超适应症用药。
记者了解到,报道刊发后,针对司美格鲁肽可能存在的滥用,部分线上平台已经开始整治。今年2月,某社交平台发布治理公告称,从2022年开始就对分享夸大“司美格鲁肽”等药物减肥功效的内容进行治理,截至目前已经处理违规笔记5000多条,同时在用户搜索该药时主动进行安全提示。针对司美格鲁肽等词的搜索结果页面,平台也上线了“就诊用药请到正规医疗场所”的提示。
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则需要填写用药人信息、选择线下已确诊疾病,并在线提交处方/病历/检查报告,购药所需凭证较此前严格。
线下渠道也对司美格鲁肽进行更严格的管控。南方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朱满生通过电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所在的医院已经收紧了司美格鲁肽的处方——除其所在科室和内分泌科的部分医生,其他科室和医生没有开具司美格鲁肽的处方权。由于此前司美格鲁肽的超重/肥胖适应症在广东省备案,因此确有需求的患者可以开具司美格鲁肽。“但一旦不符合超适应症备案的规定,绝对不允许开药。”朱满生说。
朱满生提到,从自己注意到司美格鲁肽被滥用至今,能够明显感觉到监管部门、医疗机构等对这种药物的态度更加严格,但部分电商平台、代购依然是药物滥用的黑洞。
国内药企欲加快产品上市
司美格鲁肽想要减掉人们身上的“肥肉”,而在高需求下,它也成了企业的“肥肉”。
数据显示,原研厂家诺和诺德2022年全年总收入为1769.54亿丹麦克朗(约合250.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其中,司美格鲁肽的皮下注射制剂销售额为597.5亿丹麦克朗(约合84.65亿美元),同比增长77%,口服制剂销售额为112.99亿丹麦克朗(约合16亿美元),同比增长134%。
财报提到,在进入中国市场第一年,司美格鲁肽注射剂在中国的收入达21.96亿丹麦克朗(约合20.85亿元)。这也使得其他厂家想赶紧入局分一杯羹。
2021年6月,中美华东递交了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专利无效宣告申请。2022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定司美格鲁肽核心专利无效。诺和诺德2022年财报显示,针对该专利事项已上诉至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并表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专利正常于2026年到期。
华东医药旗下同样有司美格鲁肽在研。一款由子公司中美华东与参股公司重庆派金合作开发,分别负责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处于临床I期;另一款为中美华东参股的九源基因自主研发,处于临床III期。
“申请原研专利无效,是加速仿制药上市的手段之一。”前述行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申请原研药物专利无效是医药行业的基本操作,专利无效后,仿制药才能加快上市。被判专利无效的原研企业除了继续上诉外,一般没有别的应对举措。”由此看来,华东医药和其他企业还得再等待几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