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9日共同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2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有望实现较快恢复增长。
报告分析了2022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2023年的发展趋势和需要,提出了应对挑战和难题的对策建议。
回顾2022年,报告指出,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不断反复的疫情形势,中国劳动就业仍然保持了总体稳定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1万人,截至第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270万人,与上年同期规模基本持平。城镇调查失业率在波动中下降。
报告同时指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不过这一占比呈缓慢下降趋势。想去三四线中小城市、小县城、基层乡镇和农村工作的大学生占比虽然相对较少,但呈现上升趋势。
报告称,2022年,居民服务性消费、健康相关消费稳步增长,“线上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线上市场空间被全面打开,线上消费潜力被充分激发,居民线上消费新动能正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新机遇、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2023年,报告认为,虽然2022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2021年有所回落,但2023年加快恢复增长的基础条件仍然具备。作为稳定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体量大、任性强、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有条件实现稳增长目标。
报告同时指出,在国家调整疫情防控政策背景下,2023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恢复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但这种恢复增长并不是简单回到2021年的增长水平,而是要有更加实质性的较快增长,确保其与2023年经济发展同步。
报告还关注了相对贫困问题,指出中国现阶段相对贫困家庭规模较大,主要分布在乡村和城(镇)乡结合区,并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对相对贫困家庭的政策扶持与文化引导。分别为:引入多样化经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注重相对贫困家庭成员致富能力与人力资本的培养;加强基层社区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加强相对贫困家庭成员的社会融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