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气候变化已从未来挑战演变为现实危机”,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8日在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说。
他在视频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全球多地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民众生命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不能就气候谈气候,就环境谈环境,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能源、粮食、安全、健康等领域的协同发展。
当天,由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主办的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
“在全球层面建立生态文明,将使我们更接近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者用中国的一个经典概念来说,更接近大同。”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David Gosset)在论坛现场说。他表示,本世纪全球进步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西方的协同合作,在生态建设领域更是如此。
他指出,中国正走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由于中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国际影响力,中国的行动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在他看来,全球经济需要“质”的增长,而这只有通过发展思维方式的改变才能实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在论坛上介绍了能源转型的路径,包括: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化石能源从主体能源走向保障性能源等。他介绍,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黄震说,过去,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向铁器时代,并不是先人把石头用完了;以后,我们会逐渐减少甚至不用化石能源,也不是说化石能源就真的没有了,而是碳中和重新定义了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方式。
2020年9月,中国提出“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在当天的论坛上指出,两年多来,“双碳”战略无论是理论研究、科技创新,还是绿色金融、市场交易;无论是路径研讨、指标评价,还是产业调整、结构变革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接下来我们要让社会公众了解、支持和参与到‘双碳’战略中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