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探索乡村振兴与干部培养双向促进 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2022-08-23 10:24:38

推动乡村振兴,创新的工作方法、过硬的人才队伍缺一不可。2021年,我区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学习”三年计划,以实施重大农业项目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行动学习为抓手,探索打造推动乡村振兴和助力干部成长深度融合、双向促进的新模式、新载体。

在落实自治区有关“乡村振兴+行动学习”计划过程中,合浦县结合实际,在全县15个乡镇全覆盖打造县级“乡村振兴+行动学习”项目,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破瓶颈、破堵点、破常规、破模式,不断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年多来,“乡村振兴+行动学习”作用渐显,推动合浦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了万亩豇豆、万亩虾塘、万亩水果等系列“万亩”富农产业,建设了一批产业项目。最近,自治区公布2021年度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合浦榜上有名。在此过程中,行动学习的工具、方法、思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对该县的乡村产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如何解难题?团队作战,打通项目任督二脉

“这是我们投入2500万元新建的屠宰冷链车间,有3条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8月19日,合浦县和润肉鸽产业示范区基地负责人何光东告诉记者,车间半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后,可将基地养殖的肉鸽进行屠宰加工,入袋包装后进入超市销售。这意味着延长了基地的生产链条,打通了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该基地始建于2013年,是目前广西硬件标准、养殖技术领先的种鸽养殖基地之一,现存栏种鸽10万对,年产种鸽2万对、肉鸽200万羽。

“头几年基地生产规模不断变大,但很快到了发展瓶颈。规模扩大并不意味着效益增加,由于产业链不完整,反而面临更高的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何光东介绍。去年,合浦县和润肉鸽产业示范区被列入自治区首批13个“乡村振兴+行动学习”试点项目之一,这一问题被摆到了台面上。

只有破瓶颈、破堵点,项目才能持续发展。合浦县打破部门界限,从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等12个部门遴选29名干部组成项目团队。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干部群策群力,以行动学习工具方法为抓手,共同深入研究解决问题方法。该基地原本无星级,团队运用“收益/难度”矩阵剖析方法,直观展示了基地的现状与不足,经讨论,确定了将基地创建为自治区五星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力争一步到位。

“这就要求基地延长产业链——建设屠宰冷链,拥有绿色食品检测设备等完备功能,”项目团队成员李斌说,“通过养殖、加工、销售服务的一二三产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

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金、人员等问题,团队成员综合运用鱼骨图等工具方法,将问题具体化、措施清单化,撬动团队成员所在单位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我们先后到南宁、柳州等6个示范点观摩取经。”项目团队成员赖春艳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共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16个。2021年,和润肉鸽产业示范区基地成功创建五星级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并新增为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产业辐射全县14个乡镇40个行政村。

除了和润肉鸽项目之外,为破解诸多重点和难点问题,推动行动学习成果落实,一年来,合浦县共组建了现代渔业项目、豇豆优势区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5个“行动学习”团队。

2如何育人才?“学”“干”结合,培养产业发展能人

近日,在沙岗镇的种鹅养殖与鹅苗孵化产业园内,负责人苏渊祥拿着手电筒正小心检查最新一批产出的鹅蛋。“什么时候留种鹅,这会影响种鹅产蛋季节。”苏渊祥介绍,他通过“反季节”技术调整种鹅的产蛋季节,使种鹅能够在非繁殖季节繁殖产蛋,保证全年不间断的市场供应。

这一特色养殖技术极大提高了产业园种鹅销售竞争力。作为致富带头人,苏渊祥将种鹅技术传授给了100余户农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合浦县结合“乡村振兴+行动学习”项目实施,常态化开展致富带头人、农业电商、种养殖等培训,培养一批产业发展能手。截至今年8月,该县已举办行动学习培训研讨260多期,参与9500多人次。

“大家把各自观点写在便利纸上,写完了贴到墙上,同样的观点放到一起。”日前,石湾镇人大主席潘倩远组织干部运用头脑风暴等行动学习工具,为当地豇豆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石湾镇豇豆种植约5.6万亩,是远近闻名的“豇豆之乡”。如何让产业进一步做强?“我们就是要通过‘行动学习+’,推动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思考,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潘倩远说。

一次次研讨让问题看得更清楚,发展思路也更明晰:目前该镇正全力解决农用水缺乏等生产困境,并利用农产品物流中心等载体,架起“种植、包装、销售”的桥梁,有效拓宽豇豆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在“学”与“干”中培养人才。合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维娉介绍,该县大兴行动学习之风,推动领导干部掌握行动学习“问题导向、群策群力、知行合一”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方法,持续提高乡村振兴工作能力。

3如何兴产业?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

池塘之上,架设着连片的太阳能板;池塘之中,鱼虾游动。这个“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项目,是位于西场镇的信义渔(农)光互补光伏电站。电站规划用地约6000亩,完全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3.6亿度。

该电站是西场镇开展行动学习的成果。该镇有3万多亩低产和撂荒虾塘,如何盘活这沉睡的资源?西场镇积极组织干部、相关业务骨干、村两委干部参加县级“乡村振兴+行动学习”系列培训班,多次以头脑风暴等行动学习法开展集体研讨,寻找可行性方案。

“我们最终形成共识,加大土地流转,将小块零散鱼塘转变为大块连片鱼塘,推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西场镇党委书记刘锋介绍。该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企业将对虾养殖与光伏发电结合,让低产撂荒的虾塘和滩涂得到综合开发利用。

实施“乡村振兴+行动学习”项目以来,合浦县15个乡镇梳理各自面临问题,并因地因村施策,创新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富农产业。闸口镇群策群力,按时完成100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助力总投资超亿元的台资农业合作项目签约落地;沙岗镇去年9月至今新增连片土地流转超过1000亩,全部用来引进及扩大彩椒、哈密瓜等大棚果蔬设施农业产业。

2021年以来,合浦县成功创建2个自治区五星级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累计创建自治区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8个;新增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3家,13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公馆镇香山村因鸡嘴荔上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行动学习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原北海市社科联主席、现任北海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副主任伍朝胜一直关注农村农业发展问题。他认为,合浦县在推行“乡村振兴+行动学习”项目时,以点带面,与本地特色农业产业紧密结合,注重解决产业遇到的现实困难,通过群策群力,找准“真”问题、探讨新举措,是一次很好的经验探索,为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本报记者覃鸿图)

关键词: 内生动力 乡村发展 乡村发展 生产链条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