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1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揭露了寄生在大病筹款行业上的灰色链条,一群“灰产”从业者,以帮助病人筹款为名收取高额佣金,最高甚至抽走70%的筹款金额。
(资料图)
如何识别恶意推广用户,打击“灰色产业链”?水滴筹风控监察负责人郭南洋10日在媒体沟通会上作出回应。
水滴筹媒体沟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郭南洋称,2021年底,水滴筹多次接到用户的举报和投诉,这些用户表示在业主微信群、购物微信群经常收到大病筹款的求助,发布求助者自称是患者的亲属,希望群友给予帮助,但由于发布次数过于频繁,令人怀疑筹款的真实性。
经水滴筹调查发现,确实存在一些机构或个人,主动联系各个大病筹款平台的筹款人,表示可以协助其转发、推广筹款链接,按照筹到款项的比例收取所谓“服务费”、“推广费”。
“我们把这类行为定义为恶意推广,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是收费比例非常高,有的是30%、40%,甚至高达70%,这显然不是出于善意,而是以谋利为目的;第二是冒充筹款人的亲属,通过各种平台频繁发布筹款链接,”郭南洋说。
水滴筹还发现,参与选择和恶意推广合作的筹款人,大部分是多次发起过筹款的患者,他们所患疾病大多是白血病、慢性癌,治疗花费高且周期长,其家庭经济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用。在多次筹款之后,患者通过自己的社交关系网已无法再筹到钱,所以明知恶意推广收取高额佣金,只能无奈接受。
郭南洋提到,恶意推广虽然给这些患者筹到一部分资金,但代价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破坏,导致广大用户对求助案例真实性产生质疑,进而影响对大病筹款行业的信任,这会让其他筹款人更难获得帮助,“爱心人士捐款的本意是希望帮助筹款人,如果其中大部分被恶意推广者抽走,实际上是欺骗”。
他说,为从大量筹款案例中锁定恶意推广行为,水滴筹风控团队一方面通过用户举报和投诉的线索,联系筹款人进行核实;另一方面主动通过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模型,基于筹款人、捐款人、恶意推广者的行为信息,来筛查异常的筹款项目,锁定涉嫌恶意推广的筹款项目,然后由筹款顾问到线下走访查证。
针对恶意推广行为,水滴筹进一步调整筹款提现规则,严格限定非筹款人本人账户收款,实际收款人必须为患者近亲属或者就诊医院的对公账户,并且严格审核收款人与筹款人的关系证明文件,让恶意推广者无法接触筹到的款项。
对于参与恶意推广的筹款人,水滴筹将其列入黑名单,无法再在平台上发起筹款;对于最终被确认参与转发的恶意推广者,水滴筹将限制其在平台上的访问、转发、证实等权限。
“截至目前水滴筹累计管控恶意推广案例800余起,管控恶意推广的用户账号600多个,”郭南洋分析,恶意推广的筹款项目减少了,但是操作恶意推广的机构和个人还在,不排除未来可能产生其他变种,打击大病筹款行业灰色链条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水滴筹将持续完善平台规则和风控体系。对于违法行为将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警方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完)
搜索
复制